【打車軟件補貼“跳水”,你咋選擇?】繼快的打車將乘客的打車補貼從13元降至10元後,3月5日凌晨,快的打車再次宣佈將補貼降低至5元,嘀嘀打車也作了調整;司機端的補貼也隨之下調。打車軟件補貼票貼“跳水”,小伙伴們,你會怎麼選擇?
  □東方今報網路行銷記者 張雅平/文 袁曉強/圖
  以前打車15元只用付2元褐藻醣膠哪裡買,但昨天鄭州市民王女士還使用快的打車,卻得支付10元,王女士有些後悔:其實本來用不著打車的。
  【事件】
  “嘀嘀化療副作用”和“快的”下調補貼
  昨天出門時,鄭州市民王女士還是習慣性地房屋貸款選擇用快的打車叫車。
  她從鄭州市經六路與緯一路路口坐車,計划到英協路與商城路路口。信息發出兩分鐘,有司機接單,3分鐘後,王女士坐上了車。
  中途有點堵車,到達目的地,的費共15元。但王女士支付時,發現需要支付10元,“不是補貼13元嗎?”王女士有些疑惑。司機師傅告訴她,現在補貼都下調了。王女士再看看快的打車的界面,確實提醒著:3月5日起,付車費立減5元。
  “還真是一天一個價。”王女士說,早知道坐直達目的地的公交車了。
  東方今報記者瞭解到,3月5日零點起,使用快的打車內置支付寶付款,乘客每單返現金額從3月4日的10元減至5元,每天2單;司機端每單補貼5元,每天限10單。
  與此同時,嘀嘀打車已於3月4日零點啟動第四輪微信支付營銷活動,對乘客的補助由12元至20元不等,調整為8元至20元不等;在司機端方面,嘀嘀打車由以前的前5單5元、後5單10元統一調整為補貼的10單一律5元。
  【乘客】
  有人少用有人堅持用打車軟件
  對於兩大打車軟件的補貼大戰,有乘客說“就是衝著補貼才下載了打車軟件”。
  “要是沒補貼肯定就少用了。”鄭州市民李先生表示,大力度的補貼是他使用打車軟件的最大動力,現在力度減弱了,肯定要儘量減少打車的次數了。
  而作為打車軟件的鐵桿粉絲,鄭州市民秦女士表示,即便是補貼全部取消,她還會繼續用,因為叫車方便,而且已經形成習慣了,“臨出門叫車,到地方車就來了,比較節省時間。”
  【的哥】
  補貼減少後12名的哥選擇不同
  打車軟件補貼下調,出租車司機都怎麼做呢?昨日,東方今報記者隨機採訪了12名的哥:3名的哥明確表示沒補貼將考慮卸載;2名的哥表示不管有沒有補貼,都準備卸載;7名的哥表示,會只選擇一種打車軟件。
  昨日下午,東方今報記者使用嘀嘀打車軟件坐上了劉師傅的出租車,劉師傅的車上很熱鬧,兩部手機都在響,一個是嘀嘀,一個是快的。劉師傅說,使用打車軟件後,平均一個月能多掙五六百塊錢,他用了不到倆月時間,“還準備繼續用”。
  的哥張師傅使用打車軟件不到一個星期,“費流量不說,還老被放鴿子。”張師傅說,他有幾次接了單,結果到地方了沒見到人,一問,已經坐上車走了。
  張師傅說,他感覺打車軟件就是個雞肋,而且手機流量費也有不少錢,手機電池也不耐用,“有補貼感覺還算值,要是沒補貼,就不用了,太麻煩了”。
  的哥牛師傅告訴記者說,他是兩個星期前又買了一部智能手機,裝了兩個打車軟件,效果不錯,基本上沒空車的時候,收入還不錯。
  但牛師傅也承認,兩部手機一直不停地響太聒噪了,“還有乘客讓我關了,說不然就投訴我。”牛師傅說,現在補貼力度下降了,他就準備使用一個打車軟件。
  【官方】
  “快的”稱未來會隨機調整補貼
  據瞭解,此次兩家公司同時下調打車補貼,有業內人士指出,這是偃旗息鼓的表現,競爭趨於理性,本來“賠本賺吆喝的事情就不可能長久”,未來打車軟件再繼續“補貼戰”的可能性已經不大。
  不過,快的打車在官方通告中明確表示,未來還會繼續隨機調整補貼,不排除會重新調高補貼及增加更多活動形式。而嘀嘀打車在宣佈調整補貼的同時,則在其官網宣佈“願意和友商一起維護行業發展秩序”、“避免過度營銷”。
  商家PK咱可圍觀但千萬別動感情
  一天的工夫,快的給乘客的打車補貼從13元降到10元,第二天(3月5日)凌晨降到5元。同樣,嘀嘀補貼也降了。打車軟件的免費大餐還能吃多久?這是司機和乘客心中共同的懸念。
  一開始,嘀嘀打車每單補貼乘客10元,快的迅速跟上“我們11元”;嘀嘀調高到12元,快的說“我們補貼13元”。 說好的“永遠多1元”,快的怎麼突然下調補貼了呢?作為這場打車大戰的發起者,馬雲在網上說,打車軟件太瘋狂,自己的爸媽在路上也打不著車,打車神器成了坑爹玩意兒。所以,他建議,同行坐下來喝茶,PK別那麼瘋狂。
  你瞧,世上本沒有路,走的人多了,就有了路;我們本來不習慣軟件叫車,但為了10元的優惠,為了看似免費的大餐,我們逐漸學會了軟件打車;就在我們習慣了免費午餐的時候,優惠力度越來越小了。不管是馬雲旗下的快的,還是馬化騰懷裡的嘀嘀,都在這場打車大戰中,賺足了眼球,省了巨額廣告費,發展了大批用戶。只可憐剛習慣免費午餐的消費者,再一次成為籌碼,成為被“策”的對象。
  兩強相爭,消費者躺槍——這一幕,似曾相識,比如360和QQ的鬥爭,用戶很受傷。比如馬雲和王健林的對賭,兩家不管誰贏,都揩了央視的油做了免費廣告。比如雷軍和董明珠的對賭,把戲不新、效果不錯。世界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,商家所有的PK和對賭,其實都是在唱雙簧。你懂的!
  嘀嘀、快的兩強相爭無輸家,可不代表沒有輸家,躺槍的有很多,比如電臺,比如其他傳統媒體。兩家打車軟件用互聯網思維,把廣告費直接砸在了消費者身上。以前需要在電視媒體上砸錢做廣告,習慣直面用戶的電商直接把錢投在用戶身上更為有效。
  明天的明天,沒有了補貼,你還會不會用軟件叫車?有人說不會,因為叫車軟件的服務體驗越來越差,如果補貼沒了,更不會用手機軟件叫車。有人說,會繼續手機叫車,不過可能從免費打車到高峰時段加錢叫車。
  沒有了免費補貼,乘客不哭,長點心,“不要相信任何一個商業公司說過的話”。下次人家PK,咱可以圍觀也可以參與,但千萬別動感情。
  東方今報評論員 李春曉一鍵分享到【網絡編輯:李鵬勛】【打印】【頂部】【關閉】
     (原標題:從13元降至5元 打車軟件補貼“跳水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e11eeik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